這是一本時間管理的書籍,但著重在於利用下班後的晚間時間來創造更多的價值,就是投入有興趣的領域,不管是發展副業或是自我成長,把零碎的原子時間組合起來,有效運用,開創正職工作外的斜槓人生。
作者柳韓彬(Ryu Hanbin)本業是個韓國上班族(擔任獸醫),但因有效的運用時間,在下班後同時是YouTuber、線上課程講師、話劇與電影演員等,作者分享自己的實證,說明如何利用晚間4小時,改變人生,收入翻倍。
第1堂課:改變自己的思維,不要小看晚間的4小時,並找出興趣的事情。
許多人認為平日是上班日,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會留到周末再做,但一般的上班族在公司約9小時,扣掉通勤、吃飯、睡眠等必要的時間外,應該至少還有4小時可以運用,要專注在每個當下,把細碎如原子的時間碎片找出來,再將每個當下串聯起來,就能拉長可利用的時間。
在準備好改變自己、迎接晚上的奇蹟4小時之前,先了解自己在工作之外做什麼事情會感到快樂,有什麼能力跟工作無關,以及現在及未來還想做哪些?
現在已經有正職的工作,有基本收入作為保障,即使興趣無法立刻賺大錢,只要抱著「我喜歡」的心態,就能利用晚上時間一步步挑戰創造副業。
如何找出下班後能做的事?
- 選擇讓你有一點小忙,但壓力較小的事情
- 事先計算需要付出的時間和成本
- 先試試水溫,不適合要有放棄的勇氣
第2堂課 掌握原子時間,帶來4個美妙的人生禮物
- 自信:證明自己,我是有價值的 à副業,活出職場以外的人生
- 斜槓:上班族也可以有各種夢想 à夢想不一定要變成「職業」
- 自我:找到工作和生活的中間點
- 開源:不知不覺,薪水翻漲 à做喜歡的事,財源也會跟著來
我還可以做什麼:盤點適合自己的副業
- 擅長Excel, photoshop等程式:透過線上課程銷售專長
- 喜歡用文字整理想法:經營獲利型部落格
- 擅長繪圖,喜歡可愛的事物:手繪圖文、表情符號的製作與銷售
- 喜歡四處拍照:販售圖庫照片
- 有鑽研某種領域的狂粉性格:設定狂粉,開設YouTube頻道
第3堂課 晚間計畫的起點:人生可以不只一個目標!
目標可以量化,意義才是動能:把期待變成現實,設定目標4步驟
- 大目標 à非常想要達到的目標
- 尋找意義 à為什麼要達成目標,它對你的意義是什麼
- 釐清方向 à必須完成的事情或任務
- 行動方案 à為了實現方向而採取的小行動
利用曼陀羅計畫表: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在高中時以這個方法確立中長期目標,以「8個格子圍繞著大目標」的九宮格形式再去擴充,最中心點是核心目標(大目標),圍繞旁邊的是與大目標有關的8個領域(次目標),再根據次目標衍生相對應的行動步驟,一共有81個格子。
達成目標的7個階段:
- 設定目標
- 訂出期限
- 製作目標清單
- 擬定行動的步驟 à 寫成計劃格式
- 去除障礙因素
- 立即實踐
- 持續前進
第4堂課 建立高效的晚間計畫(上):創造時間自由
尋找散落的時間碎片à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?
- 無意識的放任時間流逝
- 生活中各種無關緊要的事情讓你的時間流入黑洞
想知道時間從哪裡不見了,可利用功能性記事本(或時間計畫表):
- 今日目標
- To-Do-List (重要的待辦事項)
- Timeline (時間軸,包括事前計畫和實際行為)
- 次重要的欄位(其他生活重要事項,如用餐內容或運動量)
- 寫下待辦的重點事項:按照優先順序1-6,標註0即無關重要性的雜事
- 以時間軸為中線,前後都要記錄:必須每一小段時間就記錄下來,並可利用顏色加以區分事情的種類
- 別忘了記錄次要欄位
晚間4小時怎麼用:訂時間軸計畫表
- 盤點你的空白時間
- 了解時間成本和必須投入的專注度
- 製作晚間時間表 à做得下去的計畫才有效
蕃茄鐘工作法:專注一回+休息一回
作者的蕃茄鐘循環:專注45分鐘,休息15分鐘
第5堂課 建立高效的晚間計畫(下):活出想要的樣子
養成規律小習慣,讓身體自行啟動à從小而簡單的事情開始,讓事情變的簡單、有趣,重要的不是執行多大的行動,而是能夠持續的進行
訂晚間計畫的三大階段:
- 建立小事
- 每天在相同時間重複執行
- 堅守設定的時間
第6堂課 想耍廢的時候怎麼辦:6種危機處理法
- 晚上有約,導致計畫生變時:我只要有做一點點就好!
- 低潮和無力感突然來襲時:
- 不是低潮,而是離峰期
- 減少事情的份量
- 不要恐慌,充分休息
- 再怎麼努力也不滿意時:避免過度自責和合理化
- 當完美主義阻礙了起步:不求「做得好」,但求「做得久」
- 當意志力不夠而過度自我合理化時:行動力的養成,愈自然愈好
- 想要放棄時,問自己3個問題:
- 是否覺得不再開心?
- 是否只對別人有好處?那自己呢?
- 長期來看,是否沒有正面的成果?
「喜歡的事認真去做,討厭的事讓它變得簡單」
後記:
單身的時候,總是能夠很彈性的運用自己的下班時間,去健身房、語言進修、閱讀書籍等,但結婚生小孩後,身為白天要上班的職業媽媽,真的有蠟燭二頭燒的感覺,雖然工作和家庭已讓我有點焦頭爛額,但我還是想要保有自己的時間和喜愛的事物,故閱讀完本書後,決定好好利用晚間的原子時間,將時間碎片拼湊起來,重點是每天都執行,如沒時間上健身房,就在家踩滑步機半小時,沒時間上英文課,就在家聽半小時的英文雜誌,沒完整的時間閱讀,就利用通勤及睡前時間閱讀,並使用書中的計畫表進行規劃 ,重點不是每天做了多少事,而是每天都有持續做 。
自己非常喜歡閱讀也很愛買書,但常常買了一堆有興趣的書籍,但卻沒時間看完,因此決定定期的看完一本書,並將閱讀筆記分享於部落格,目前的目標是每週一本書,期望對自己和別人都有所幫助!
時間應當視做如金錢一般的有價值,在理財上,若要有效的省錢節流,須要透過記帳來檢討金錢的花費,同樣地,若你不知道時間究竟花到哪裡去,可以透過記錄來檢討時間的花費,書中有介紹功能性記事本,或是時間管理的APP,如Visual timer、Focus、Toggle、WorkFlowy、Forest、myHabit等,可以依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紀錄的工具,但不管是記帳還是記時間,最重要的是要進行檢討,而不是記錄了一堆流水帳,這樣才能達到金錢或時間管理的效果。